• 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特斯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自動駕駛 1086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路線,以及特斯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是怎么實現的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路線,以及特斯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是怎么實現的

    【太平洋汽車網】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方法是:打開AP前需要先往下撥換擋桿打開ACC自適應巡航,打開之后當系統識別到車道線后再往下連撥兩下,打開AP之后車道線以及左側的方向盤都會變成藍色,然后按下方向盤左側中間的啟動按鍵,就可以啟用系統。

    首先明確一下自動駕駛的定義,特斯拉所宣傳的自動駕駛,其實有一定的誤導成分。讓很多人誤以為特斯拉已經實現了類似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那樣的全自動駕駛。事實把上特斯拉7.0所提供的“自動駕駛”功能稱之為“自動巡航”會更為合適。

    顧名思義,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其實只是在原有主動巡航(根據前車調整車速,其他品牌車型都早已有的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輔助轉向和打方向燈自動變道功能。這和很多人以為的只需要坐在車中,就可以直達目的地的自動駕駛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和GPS導航是完全兩個獨立的系統,自動駕駛不會根據導航信息做任何調整)。

    實現原理說試駕感受之前,還是得說說Autopilot的原理。從硬件上來說,特斯拉的Autopilot所依靠的硬件如下:一個前視攝像頭(供應商是Mobileye)、車身上的12個雷達(前后保險杠各6個)、一個超聲波雷達(位于前牌照框下方)。

    特斯拉自動駕駛的使用:輔助轉向開啟后,方向盤即會開始自動轉動,讓車輛保持在車道中行駛,非??苹?。此時只要稍加用力,即可手動轉動方向盤,輔助轉向功能則立即停止(同樣伴隨提示音)。需要注意的是手動轉動方向盤的操作只會中止輔助轉向,但巡航功能并不會停止,所以此時不會減速甚至可能加速,安全起見請使用前推導航桿、或踩剎車的方式來完全中止自動駕駛。

    對于車道的識別,是完全通過攝像頭識別地面標示線的方式實現的,實際測試,對于新修的封閉道路,例如上海的中環線,識別度幾乎100%,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特斯拉和沃爾沃兩種自動駕駛的區別是什么

    特斯拉、沃爾沃采用不同的環境感知技術路線來實現自動駕駛,“弱感知+超強智能”和“強感知+強智能”兩大技術路線中,特斯拉采用前者,沃爾沃選擇了后者。

    從理論上來說兩條技術路線殊途同歸,但就現階段而言,“強感知+強智能”確實是可行性更強的解決方案,回答“為什么”之前先來看看“是什么”。

    一、什么是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原理簡析人們普遍理解的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作為現代工業的明珠,汽車工業本身的高體量需求以及幾乎涵蓋所有制造業部門的超長產業鏈支持,讓自動駕駛成為人工智能實現場景落地的最重要方向。

    理解了自動駕駛等級分類標準,再來聊聊自動駕駛軟硬件架構。汽車自動駕駛過程其實與大腦的人工駕駛過程一一相對,簡單理解就是傳感器輸入諸多數據,經過處理器運算,辯識環境規劃路徑,作出決策并通過電子系統控制車輛。

    如前所述,自動駕駛軟硬件架構主要分為環境認知、決策規劃、控制執行幾個環節,每個部分具體功能如下。

    1、環境認知層:如同人的眼睛一樣,主要起到獲取車輛所處環境信息和車輛狀態信息,為進一步決策提供視知覺信息參考。

    1)信息獲取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車載攝像頭、夜視系統、GPS、陀螺儀等;

    2)環境感知信息:車道線檢測、紅綠燈識別、交通標識牌識別、行人檢測、車輛檢測、障礙物識別和車輛定位等;

    2、決策規劃層:如同人的大腦一樣,根據設定的路線規劃、所處的環境和車輛自身狀態等,規劃下一步具體的車輛行駛任務、行為、路徑;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MARVEL R 嵐圖FREE 奧迪A4L Model Y @2019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豐田使用低成本的攝像頭收集數據而非激光雷達收集數據,走美國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技術路線。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1

    近日,豐田旗下的子公司Woven Planet宣布將以低成本攝像頭為硬件基礎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而這種研發思路也與特斯拉形成了高度一致。Woven Planet認為,這種基于攝像頭的自動駕駛技術可能有助于降低成本,更好地擴展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

    Woven Planet表示,他們能夠使用低成本的攝像頭來收集數據,并有效地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并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技術方面實現“突破”。如果利用大規模的汽車車隊收集多樣化的駕駛數據,雖然對開發強大的自動駕駛系統來說至關重要,但使用激光傳感器的成本過于高昂,因此難以大規模應用。

    Woven Planet工程部副總裁Michael Benisch表示:“我們需要大量的數據,僅僅從少量高成本自動駕駛車輛上收集到的數據完全不夠。如果我們可以利用豐田作為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商所擁有的優勢,便能獲得巨大的數據庫,盡管保真度并不高?!?/p>

    據報道,Woven Planet使用的攝像頭比他們之前使用的傳感器便宜90%,可以很輕松地安裝在車隊中。但是Benisch也表示,豐田仍將繼續使用多種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和雷達,用于開發自動駕駛車租車,以及在公開道路上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

    他說道:“基于攝像頭的自動駕駛技術,完全有可能追趕并超越一些使用激光雷達和雷達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技術?,F在的問題是,何時以及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達到安全和可靠的水平,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這一點?!?/p>

    現階段主流的自動駕駛技術,基本都是以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硬件組合的方式,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面對復雜路況以及極端天氣時有著更好的適應和處理能力。而以攝像頭作為收集道路信息的硬件,雖然能有效降低成本,但劣勢也比較明顯,也限制了自動駕駛能力的上限。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2

    日本豐田汽車工業公司旗下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Woven Planet說,豐田打算在其自動駕駛系統開發中采用攝像頭而非激光雷達收集數據,走美國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技術路線。

    資料圖圖源:新華社

    路透社6日報道,豐田使用低成本的攝像頭收集數據,可有效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技術方面實現“突破”。該部門說,收集各種車型形形色色的駕駛數據,對提升自動駕駛系統至關重要,但使用激光傳感器成本高昂,難以大規模安裝。

    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使用攝像頭采集已經上路的超過100萬輛汽車行駛數據,不使用激光雷達。

    Woven Planet工程部副總裁邁克爾·貝尼施說:“我們需要許多數據。從少量成本高昂的自動駕駛汽車收集少量數據并不足夠?!?/p>

    豐田使用的攝像頭比先前使用的傳感器便宜90%,可以輕易安裝于不同類型轎車。不過,考慮到安全因素,其無人駕駛出租車等其他種類的自動駕駛汽車仍將使用激光雷達等傳感器。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先前說,特斯拉采用攝像頭的.車可在今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馬斯克預測,自動駕駛軟件將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盈利點。

    豐田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將采用特斯拉路線3

    隨著純電車的占比在全球汽車市場飛速擴大,一直吃著混動技術“老本”的豐田開始大舉進軍純電動力領域。而除了大力發展純電動產品外,當下另一個火熱的“跑道”——自動駕駛也成為了豐田重點發展的方向。

    4月7日,豐田旗下的子公司Woven Planet就宣布將以低成本攝像頭為硬件基礎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而這樣的研發思路也與特斯拉形成了高度的一致,豐田劍走偏鋒的做法能在當下競爭激烈的自動駕駛領域獲得成功嗎?

    發展自動駕駛“蓄謀已久”

    相信大家對豐田Woven Planet這個子公司都不是非常了解,這是豐田為了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所單獨成立的研發部門,后續發展成了公司。而為什么Woven Planet一直沒有什么太大的存在感,一是因為成立的時間并不長,二是目前并沒有發布太多實際的研發成果。在Woven Planet成立的一年多時間里,其更多的是在為自身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打下基礎。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Woven Planet就陸續將汽車操作系統開發商Renovo Motors、Lyft旗下Level 5自動駕駛汽車部門、高清地圖初創公司Carmera等收入麾下。毫無疑問,Woven Planet所拿下的這些公司/部門都與自動駕駛技術有著強關聯,在積累了一定的團隊后,Woven Planet也正式開始了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研發。

    偷師特斯拉,低成本攝像頭成關鍵

    在短時間內積累了人力后,Woven Planet給出的自動駕駛技術似乎有點出人意,其將在不使用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情況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僅以低成本的攝像頭收集數據并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Woven Planet表示,使用價格昂貴的傳感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成本太高,而且不能有效進行規?;瘻y試。

    而采用低成本的攝像頭作為信息采集的渠道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成本,便于擴大技術規模,有利于研發的快速推進。雖然Woven Planet的研發方向并沒有錯,但前期大范圍的短時間的收購各公司,現在又推出簡單且低成本攝像頭研發思路,乍一看怎么都有點高開低走的意思。

    雖然當下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并不是僅僅依靠攝像頭,但也有車企將攝像頭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就是特斯拉。眾所周知,特斯拉FSD自動駕駛技術就純依靠攝像頭收集道路信息并實現自動駕駛。

    雖然能在硬件上非常單一,但FSD目前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自研的FSD芯片加持下,特斯拉目前可實現最高L4等級的自動輔助駕駛,馬斯克也表示未來還將升級到L5。

    此外,根據相關分析,FSD目前已經為特斯拉帶來了超10億美元的收入。所以從可行性與商業收入來看,豐田僅憑攝像頭研發出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并實現盈利,也不是沒有可能。

    豐田能否跟上行業腳步?

    相較不少車企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所建樹,豐田的Woven Planet可謂是初出茅廬,在完成了前期的積累后剛剛起步。所以在目前的自動駕駛領域中就已經完全失去了先發的優勢。但豐田也有著自身的優勢,首先作為全球最大的車企之一,豐田在研發資金上自然不會少,能夠有效保證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穩步推進。

    此外,在旗下多品牌多車型的加持下,其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也能在不同類別的車型上進行試驗以及裝車,保證技術的全面性。此外從技術本身看看,豐田研發以攝像頭為單一硬件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很好的控制成本,同時也能加速研發的速度,不用考慮多硬件之間的配合和數據處理。

    雖然市場上已經有特斯拉FSD這樣的先例,但豐田發展以攝像頭為單一硬件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僅憑攝像頭作為收集道理信息的硬件還是過于單一,且攝像頭存在識別距離有限、不能應對大雨、大霧等極端天氣的缺點,可實現的自動駕駛能力上限較低。

    相較于當下主流的自動駕駛研發思路,基本都是以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硬件組合的方式,面對復雜路況、極端天氣有著更好的適應和處理能力。

    關于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和特斯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