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程序員工資(自動化程序員工資)

    自動駕駛 637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程序員工資,以及自動化程序員工資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元戎啟行自動駕駛薪資有幾個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程序員工資,以及自動化程序員工資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元戎啟行自動駕駛薪資有幾個月

    3個月。元戎啟行是新智駕受邀對元戎啟行的無人駕駛汽車進行了實地體驗,自動駕駛是指列車駕駛員執行的工作完全自動化的、高度集中控制的列車運行系統。元戎啟行自動駕駛薪資有3個月,環境高,待遇高。

    小米自動駕駛外包工資

    你是想問小米自動駕駛外包工資是多少嗎?小米自動駕駛外包工資在10000元以上,小米自動駕駛外包內部的員工都是一本學歷,該公司對技術要求把控非常嚴格,對于社會上的人才,其所發放的工資也會相應的較高,最低工資在10000以上。

    無人機駕駛員就業前景好么?

    無人機有多火,還有數據為證。2016無人機市場總體規模約為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約占全球市場規模的15%。中國信息產業網數據顯示,2013-2015年這三年間,全球消費級、工業級無人機的總銷量漲了三倍多:15萬架、37.8萬架和57萬架。

    人才需求量近100萬人,高薪就業

    相關負責人介紹:“保守來算,一個熟練的無人機駕駛員月薪在1萬元以上?!笔聦嵣?,在東南沿海地區,無人機駕駛員的工資可能更高,經常有企業打出年薪30萬元的廣告,招聘無人機駕駛員。

    而在重慶這樣一個西部地區,通過樂教航空無人機駕駛培訓,成功拿到無人機駕駛證的首批駕駛員年薪高的有20多萬元。

    “無人機駕駛員職業化必將帶來應用技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也將為無人機的廣泛應用增加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帶來整個無人機行業應用領域的發展繁榮?!鼻迦A大學自動化系無人機實驗室副教授陸耿說。

    重慶樂教航空專注AOPA無人機駕駛員培訓

    職位量暴增365%,車企陷入招人難,畢業3年開出百萬年薪 | 甲子光年

    當漲潮時,你是興奮,還是警惕?

    作者 | 劉小倩

    編輯 | 劉景豐

    年薪4.35億是什么樣的打工人?近日,網傳小鵬 汽車 總裁個人年薪4.35億,位居高管個人年薪榜單首位,有網友戲稱其為“最強打工人”。4.35億是個什么概念?2021年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蘋果CEO庫克的年薪也才9870萬美元,合人民幣6.2億元。

    2月16日,小鵬 汽車 作出回應,指出網上流傳的高管所持股份的價值被錯誤解讀為年薪,實際應該是數年累計的股權激勵總和。

    即使是股權激勵,動輒數億元也狠狠刺激了大眾的心臟,不得不感慨一句 汽車 圈真有錢。實際上,新能源車企的薪資也確實不低。

    開年以來,自從把簡歷調整成open狀態,張朝(化名)的手機就基本沒有停過——全都是獵頭打來的電話、發來的信息,“起初是薪資增幅50%,后來又給了更高的title,最后告訴我公司背后的隱秘股東以及上市計劃?!?/p>

    短短幾周,這個過去5年一直是某互聯網公司程序員的90后,如今成為一家新能源 汽車 公司的team leader。

    甚至,在企業“求賢若渴”的形勢下,求職者也成了“大甲方”。 “營收低于100億或市值低于1000億,基本就算小公司了?!?這是幾天前一名電動 汽車 質量負責人崗的候選人對一位獵頭的抱怨。起因是獵頭告訴他雇主對某項業務經驗的看重,并聲稱這家公司很大,是“上市集團”,這激起了候選人的反駁。

    這不是孤例。早在去年年初,新能源 汽車 領域就掀起一波搶人潮,但時隔一年,這一局面似乎愈演愈烈。在 汽車 行業做了11年獵頭的Rachel向「甲子光年」透露,就在幾天前,一家二線新勢力雇主找上門來, 開口就要求3月底之前招聘到約60個崗位,且崗位幾乎都是P5-P7職級的核心技術骨干。

    專注 汽車 行業,擁有十幾年中高端人才咨詢服務成功經驗的企業ZIZEN Consulting公司管理合伙人周洪波告訴「甲子光年」,“ 一家新能源車企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局限在 汽車 圈內,他們要跟谷歌、蘋果、微軟、華為、阿里、騰訊等大廠競爭。 如果沒有極強的吸引力,很難突圍?!?/p>

    為了搶占人才,把“百萬年薪”“期權誘惑”等當作造富神話的工具,是車企不得不利用的手段。

    新能源車搶人狂熱,但 如果你能一層層剖開往里面看,會發現有一類人才畫像是市場上極度匱乏的——軟件算法類的高級技術人才。

    采訪了多位新造車領域獵頭、求職者后,「甲子光年」梳理發現,在智能 汽車 人才高速流動的背后,一條趨勢線已經隱隱浮現: 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是上一個時代的爭奪焦點,如今這個賽點已變成智能化。 人才只是第一站,車企更大的目標則是更快地建設智能化長板,讓人車互動,進而贏得這個新的市場。

    “規控方向,百萬年薪,如果不算期權大概80萬?!?

    這是有工作經驗的,那么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會是什么“價格”?

    再看一條自動駕駛方向應屆碩士畢業生的分享:“上海某國企,年總包28W左右,不包括五險一金和餐補油補 VS 蔚來27k*(13+1.5)+700股+1w簽約獎金。請問該選哪個?”

    28萬的年薪,即使現在很多上市公司中層的薪酬也不過這一水平。

    實際上,從更廣的視角看,當下新能源車企給出的薪酬已經直追甚至超過了 科技 圈。BOSS直聘曾做過統計,2021年,造車新勢力給出的平均月薪為15367元,相比2020年同期上漲21.6%。 特別是一些與自動駕駛算法相關的職位,年薪甚至可達到百萬以上。

    因為,一家新能源車企在招人時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局限在 汽車 圈內,他們要跟谷歌、蘋果、微軟、華為、阿里、騰訊等大廠競爭。

    隨著新能源 汽車 的智能駕駛市場爆發出越來越大的需求,智能研發人才根本不夠用。

    去年4月底,百度智能 汽車 品牌集度CEO夏一平在媒體訪談中回顧了召集團隊的過程,從早晨9點一直到晚上9點,12個小時背靠背地面試。夏一平表示,要在2022年底,將人員規模擴大2500~3000人。 這意味著,近2年,集度平均每個月至少要招125人。

    部分企業甚至更狠。今年1月初,在周洪波與 汽車 界的一些朋友交流過程中,某頭部電動 汽車 整車企業的高管提到, “他們公司在過去1年新增了4000多名員工,而且這個數據還不包括工人?!?

    難怪,脈脈人才智庫近日公布的2021年新經濟行業職位量增速前十的領域中,前三都與新能源相關,新能源 汽車 以365%的增速高居第二,搶奪著大眾的注意力。

    這一趨勢還會隨著智能網聯車的發展迅速擴大。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研究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年銷量將突破500萬輛;2025年將達到至少700萬輛,樂觀估計為900~1000萬輛。這意味著,到2025年,新能源 汽車 人才需求量將達9.2~11.6萬人,但總量供給嚴重不足, 人才凈缺口最多達3.7萬人。

    為了搶人, 薪資的增幅是最基礎的。

    在新能源車跳槽圈,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風口上的崗位(軟件算法類)同城跳槽增幅30%以上,異地城市50%,給不起就別打電話?!?

    Rachel回憶過往11年在 汽車 行業的獵頭生涯,也有著相似的感慨。前幾年她接手的某車企總監級別候選人可能是60萬元年薪,但現在基本都到了80-100萬元,股權/期權都是另算的;就連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年薪也基本能達到20-30萬元。

    股權激勵是一個更具誘惑力的手段。

    小鵬 汽車 董事會在2020年曾采納一項股權激勵計劃,將6040萬股用作股權激勵,這個數字約為當期在外流通股份總數的4%。 一個廣為流傳的案例是,有入職近4年的員工拿到接近2萬股股票,按照如今的股價來看,2萬股的市值高達300萬元。

    不僅如此,傳統車企也紛紛玩起員工激勵的新花樣。據統計,去年僅上汽集團、吉利 汽車 、長城 汽車 三家的股權激勵總金額就達到了約250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要是還在談論期權,會更容易顯得是在“用愛發電”“精神刺激”了。

    更進一步看,軟件算法類技術候選人才是這輪造車人才爭奪的核心角色。

    打開BOSS直聘,蔚來 汽車 目前共放出1986個招聘崗位,其中技術工種達到1094個,占比高達55%;小鵬 汽車 共放出1113個招聘崗位,技術崗位為642個,占比約為58%;理想掛出1495個職位,技術人為747名,占比剛好50%。

    小鵬 汽車 3D視覺負責人王煜城在脈脈上公開指出過這一趨勢: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軟件工程師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經超過2倍。

    這是因為,智能化是車企下一個階段競爭的主旋律。 不少消費者告訴「甲子光年」,“車門的開合方式、 汽車 內部的語音交互等都會影響我們的購買決策?!?/p>

    擅長構建智能化的候選人不缺機會,基本人均可以得到7-8個offer。 這使得獵頭為了保證有相應效益,不得不被迫采取一種策略——同時給候選人介紹至少10個崗位,使候選人不管最后選擇哪個offer,都能成為這名獵頭成功服務的案例。

    周洪波向「甲子光年」講述了背后的變化原因。這與新能源車的發展息息相關,2014年,電動 汽車 造車新勢力興起之際,將電動車造出來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核心三電技術的相關人才成為市場香餑餑。時間推進到2019年,隨著競爭加劇、融資困難增加,單純的電動化概念在資本市場不那么吃香了。2021年初,電動 汽車 新勢力開啟了2.0時代,小米、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結合他們在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等領域的既有優勢,迅速搶占智能化賽道。

    Rachel對此感同身受,她向「甲子光年」透露了最近遇到的一個“幸福的煩惱”。這兩天她正在接觸一個二線新勢力雇主,對方準備搭建一個新團隊,給她的要求是, 約60個P5-P7的崗位,都是核心技術骨干,軟件算法類人才要占據70%,而且要在3月底之前到崗。

    但想找到這類符合要求的候選人并不容易。

    其一,優秀的人才不缺機會,這使得 汽車 界“搶人大戰”再度升級?!耙郧暗募追阶藨B更高,認為自己是挑選者、考察者;但現在, 甲方開始扮演一個影響者,靠自身魅力去吸引人 ?!盧achel觀察到,甲方意識正在慢慢改變。

    其二,到一定段位的人,考慮職業發展的維度會更加綜合,“選擇下一個目標公司,往近了看,至少會影響近2-3年的生活;往長了看,可能是7-8年,甚至是往后余生的職業生涯?!敝芎椴ń忉尩?。

    他向「甲子光年」透露,這兩天剛剛為一家新能源 汽車 公司敲定了研發高級副總裁的候選人。為了確定這個職位,他曾在開始搜尋之前,反反復復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雇主一起分析業務需求、設計組織結構、人才定位、市場供應情況等因素,從而幫助雇主更加清晰地描繪出合格候選人的職業畫像。

    而這只是獵頭case的第一步,搜尋候選人后,至少還需要3-4輪以上溝通才會確定人選,再經過收入方案的設計與反復談判后才能走到入職的階段。

    整個周期一般為3-6個月,有時候會花費10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高階人才的跳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不大可能出現戲劇化的一幕,對某一個候選人的選擇是一家公司高管團隊群體決策的結果?!彼硎?。

    與此同時,他也坦陳,近兩年智能 汽車 行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高階人士招聘需求絕對值的上升?!拔乙话悴婚g斷地開啟新case,在這兩年比較火的情況下,盡管我需要騰出一大部分精力來從事公司的管理以及 汽車 產業資源的開發等工作,一年也能做10來個相應的職位?!?/p>

    他負責C-level(CXO,CEO、CFO、COO等)以及D-level(總監及以上)的人會比較多,從業經驗都在15-20年以上, 其中,數百萬年薪的高管職位比比皆是,年薪千萬者也不乏其人。

    實際上,在這一輪的人才流動中,大多都是從互聯網企業輾轉至各個新能源車企。過去十年,依托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大量軟件算法類人才在市場中嶄露頭角。而如今,互聯網的聲浪逐漸平息,他們也急切地需要找到下一個“互聯網”時代。

    人才的流動,背后是整個 汽車 產業的升級。

    都說當下的新能源 汽車 像極了十年前的手機大戰,事實上,新能源車競爭的慘烈程度較手機有過之無不及。

    造車是個燒錢的行業,百億起點是心照不宣的標準線。如雷軍宣稱要拿100億來造車,李一男在發布會上提到牛創 汽車 大概能融到30億美元,李斌的造車標準線也從前幾年的“沒有200億不要來造車”進化到“沒有400億不要來造車”。

    “繁榮”背后,是一場來自 科技 公司對權力爭奪的較量。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過去式,大家都在尋找下一個階段的“黃金十年”,而新能源 汽車 完美契合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生活的向往。

    新能源車都在朝著“心中戰略高地”方向前進。為此,他們也將不惜重金投入研發。

    2021年3月,蔚來 汽車 發布財報后,李斌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蔚來 汽車 2021年研發投入計劃翻番至 50 億元。

    “蔚來目前是跟著特斯拉的路線在走”,蔚來 汽車 正在加速研發智能操作系統。2021年第三季度,蔚來 汽車 的研發費用為11.93億元,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101.9%,較2021年第二季度增長35.0%。去年下半年,蔚來 汽車 曾發布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統NIO OS 3.0.0,并向用戶開啟推送。

    對小鵬 汽車 來說,從成立之初就要做自動駕駛全棧自研,且相關團隊已經磨合許久。小鵬不僅自研視覺感知,在傳感器融合、規劃、定位、決策、控制等環節,以及數據采集、標注等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發投入。數據和算法的全閉環,讓小鵬能夠快速實現“空中升級”。

    理想也將軟件研發的重視程度上升了一個高度,并正在加速人才擴張。理想 汽車 創始人李想在年初發微博承認,在公司創業初期沒有投入精力做自動駕駛自研,當時的錢幾乎都投入到了產品研發、自建工廠、供應鏈和服務體系的建設,以及給團隊發工資。但這一局面在2020年理想IPO后得到扭轉。上市后,理想停止了與Mobileye合作,使用國產芯片開啟自動駕駛全棧自研。分別在2021款理ONE上新增基礎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基礎AEB(主動安全)功能,并在去年年底交付NOA(導航輔助駕駛)和AEB兩項功能。

    “只做設備提供商的前景是有限的,成為類似手機安卓、IOS操作系統才是最厲害的?!?Rachel對「甲子光年」表示,現在來看,生產手機,就是顏色、材質、價格等維度更新迭代的競爭,而讓人們在 汽車 上擁有與在智能手機同樣便捷的應用需求,會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近日智行者CEO張德兆在跟「甲子光年」交流時稱, 汽車 的第三個階段是成為“管道”。舉個例子,比如說乘客去北京出差,從首都機場出來后可以打一輛無人出租車到天安門廣場,車輛將會直接按照乘客的喜好、價位、品牌,將乘客送到目的地附近的酒店。手機時代的運營商是傳遞“信息流”,自動駕駛時代的運營商則傳遞“人流”。

    而現在大家爭奪的,就是智能化的終局下,誰能成為那個“運營商”。

    這個目標,對造車企業來說是一場成王敗寇之爭。但對其中的個體人才來說,則需要保持足夠的清醒。

    當 汽車 從內燃機時代的功能 汽車 轉向新能源智能 汽車 時,供需的缺口和質量矛盾已經達到頂峰,現在是一個有錢也難以找到人的時代。

    什么樣的人才更容易與高速發展的新能源車企相匹配呢?

    中國人才研究會 汽車 人才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明榮曾給出一個畫像—— 具備“新四化”特質的復合型、戰略型、創新型人才。

    具體來說,專業知識過硬、最好擁有3-5年,甚至5年以上的垂直行業經驗,愿意接受新事物,有自驅力和學習能力。如果這個人熱愛 汽車 行業,將會是一個加分項。 汽車 已經成為了新物種,更新迭代速度遠超過人們的想象,這個行業需要持續不斷投入,故步自封是死路一條。

    然而,挖墻腳式的搶人才并不是長久之計。

    在脈脈的交流圈內,有人道出內心的恐懼, “車企里面的僵硬管理模式帶來的站隊和激烈內斗是絕對的硬傷,高端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只能被淘汰?!闭且驗檫@種擔憂,使得這位從互聯網行業跳槽車企的從業者再次回歸到互聯網行業。

    此外,不少求職者還在擔憂,近兩年的新能源車更像是一個風口,資本瘋狂在砸錢,車企瘋狂招人擴張,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再開啟新一輪的裁員。

    另一方面,車企和高校都在努力修復這種人才失衡的局面。 車企方面,上汽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胡唯曾指出,正在通過和一些高校的合作,開展一些競賽類的項目,來提前鎖定優秀人才。學校方面,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設了“智能車輛工程”專業,不少高校調整了人才培養方向。

    不管是對于資深工程師、亦或是剛剛踏出校園的求職者,“即有利也有弊?!睆埑硎?,每一個行業都存在風口之際,外界變化會給予更多機會,也會提升求職者“身價”,最重要的是判斷自己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過硬的本領。

    當下, 汽車 人正在經歷著行業的巨大變革,人才的巨額需求與有限供應之間的矛盾,推動了他們的收入、職級、職權范圍的飛速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個人的能力和素質也必然得到同步增長。

    周洪波補充道,“風口總會過去, 汽車 人在享受今天產業變革紅利的同時,更應該著眼于把握潮流、努力夯實自己的能力與素質,這才是他們能夠獲得長久的職業生涯競爭力的根本?!?/p>

    為什么說武漢光庭是個垃圾公司

    第一,工資低,你去了就會發現那些三四十歲的程序員一個月也就13k左右,一個應屆畢業生去了也就五六千,實習期還是六個月,等于說你有六個月只能拿四千塊錢的工資,而且第一年還沒有年終獎,我呸(*`へ′*)

    第二,壓根沒幾個人真正懂技術,一同學離職還被扣在公司,領導給出的原因就是某一個技術只有他會其他的同事沒學會,還必須要把其他的同事教會才能批離職,我呸(*`へ′*)

    第三,光庭是一個外包公司,說的高大上智能駕駛行業,結果呢,連個車都沒有,還自動駕駛,我呸,程序員每天干的就是寫文檔的事情,所以如果你真正的想搞技術,去光庭怕不是廢了。

    關于自動駕駛程序員工資和自動化程序員工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