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l3自動駕駛(l3自動駕駛量產)

    自動駕駛 1051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2020年l3自動駕駛,以及l3自動駕駛量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多家車企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到時候開車真的可以實現不使用方向盤了嗎?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2020年l3自動駕駛,以及l3自動駕駛量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多家車企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到時候開車真的可以實現不使用方向盤了嗎?

    2020年一定會是有一個科技“大爆炸”的時間節點,5G的到來讓過去發展多年的AI智能得到了大展拳腳的機會。L3級自動駕駛便是其中之一,今日包括本田、長城、小鵬等多家車企均表示將在明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目前比較主流且權威的自動駕駛分級有兩個,一個是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簡稱NHTSA,也就是IIHS碰撞測試那家機構)提出的,共分為從L0-L4的五個級別。另一個則是由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簡稱SAE)提出的,共分為L0-L5的六個級別。但不管是NHTSA還是SAE,兩家的前四個分級都是一致的,只是最高等級區分略有差異。

    通過各個分級的詳細定義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從L2級開始才稱得上是自動駕駛的范疇。其定義是車輛對于方向盤和加減速中的多項操作提供駕駛,基本的駕駛由車輛操作,但是駕駛員需要負責道路安全的監控,并且發現問題需要駕駛員接管車輛以避免出現事故。簡單來說,我們常見的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主動剎車這樣的配置,就是組成L2級自動駕駛的功能。

    而L3級自動駕駛與L2的差異是車輛開始負責周邊監控,通過更快速、更有邏輯性的智能硬件,例如GPS、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獲取并處理信息,車輛自己會監測周邊狀態,并且解決好轉向和加減速操作,真正實現駕駛員“松手”駕駛。但在機器識別出現故障/問題或其他情況下,駕駛員必須及時接管車輛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最近已經有不少車企宣布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寶馬和日產曾表示,今年年內就將允許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雙手離開方向盤,但要對周圍環境保持警惕,準備隨時接管車輛。通用則計劃,2019年在美國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部署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國內不少自主品牌也同樣發布了關于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消息,威馬、哈弗等熱門品牌均在其中。

    長安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已掌握核心技術

    長安汽車近日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長安汽車L3有限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快速推進工程化發展,通過對系統工程、環境感知、中央決策、功能安全、人機交互、測試評估、控制執行等七大領域的深入研究,目前已掌握3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其中59項正在研發中,實現了八大核心功能,目前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預計到2020年,實現L3量產。2017年11月,獲得加州運輸管理局加州道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牌照。2018年4月,取得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長安汽車累計完成測試1200多萬公里,其中L3及以上已完成測試100多萬公里,下一步L3將完成測試300多萬公里。

    馬來西亞發布2020國家汽車產業政策:新能源車須標配L3自動駕駛

    ?

    2月21日,馬來西亞政府發布最新的國家汽車政策(NAP?3.0),要求新能源車型必須配備L3級自動駕駛系統。

    與2014的發布的?NAP?2.0?相比,新的國家汽車政策將持續實行至2030年為止。屆時,政府希望為本地汽車制造和相關工業創造32.3萬個新工作機會,年度新車銷量(包括出口量)提高到122萬輛,汽車工業總產值(GDP)達到1,042億令吉(約合1,074億元人民幣)。

    其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汽車出口產值達123億令吉(約合207億元),本地汽車零部件產值達100億令吉(約168億元)。

    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在NAP?2.0?的政策加持下,馬來西亞汽車零件的出口總值已經從2014年的47億令吉(約79億元)提高到2018年的121億令吉(約2042億元)。

    據NAP3.0規劃,馬來西亞除了繼續原有的環保節能車(EEV)政策外,還會把這項政策進一步拓展并順應時代的改變而完善EEV的認證制度,以鼓勵更多的摩托車和卡車品牌在當地投資設廠。

    根據NAP3.0規劃,馬來西亞政府明確要求獲得EEV認證的新能源車型必須配備L3級自動駕駛系統。即包括自動巡航、方向盤修正、車道保持、自動剎車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爾同時宣布,將于2025年正式發布B30生物柴油,屆時當地將全面從現在的B10/B20生物柴油,過渡到粽油成份更高的B30生物柴油時代。其中,B20生物柴油將于2021年6月才正式推廣。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扎堆兒亮相,為啥大家都是“首款”?

    文/宋雙輝

    隨著3月自動駕駛分級國家標準落地,多款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爭先亮相,而且都打著“首款量產車”的名號,好不熱鬧。

    都說2020年是“L3自動駕駛量產元年”,如今看來名副其實,不過這么多“首款量產L3”同時出現,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L3級自動駕駛?

    簡單來說L2級自動駕駛還是你來開車,偶爾可以手離開方向盤,但系統只是輔助你幫你探路,出了問題還是你的責任。

    到了L3級,你的雙手雙腳雙眼都可以放松下來,系統在特點條件下幫你開車,但是遇到它處理不了的情況還是要由你做決策,不過只要是系統運行期間發生了事故,責任在車企而不在你。

    更重要的一點是,L3要想上路,政府必須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進行規范,不過權責如何劃定是個難題,所以各國遲遲沒有出臺法規,最近日本才宣布今年4月開始L3車輛可以上高速,我國則還不允許L3上路。

    真正的L3級自動駕駛必須包含幾個功能元素:高速公路引導(HWP、0-130km/h)、交通擁堵引導(TJP、0-60km/h)、自動泊車、高精地圖+高精定位。

    要想全部實現上述功能很難,而大部分車企只要實現了上述功能中的一種,就習慣對外“簡稱”自己實現了L3功能量產。

    比如號稱全球第一個量產L3的,是2017年第四代奧迪A8,實際上后面還有個括號,它實現的是L3中的TJP交通擁堵引導,只有在60km/h以下的低速條件下,駕駛員可以解放雙手雙眼,換句話說堵車的時候可以輕松一點。

    但是因為法規不允許,所以奧迪A8的L3功能一直沒有沒能對用戶開放。也因為如何界定過于繁瑣再加上法規不允許,推出來也不讓用,所以福特、沃爾沃等車企都直接從L2跨到L4,放棄了雞肋的L3。

    許多自主品牌依然對L3趨之若鶩

    盡管個別企業選擇略過L3,不過這兩年國內車企卻忙得不亦樂乎,今年以來多款“量產L3”亮相。

    不過和當年的奧迪A8一樣,這些車基本上也都是實現了部分L3的功能。

    剛剛過去的510中國品牌日,榮威和威馬先后推出了兩款智能車型,不過關于這兩款車官方透露的信息并不多,我們只能簡單分析一下。

    榮威MARVEL-R稱自己“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了L3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落地”,至于它實現了哪些L3功能,官方介紹中只舉例了智能喚車、彎道智能減速、車速引導、交通路口沖突避免提醒幾項,上市或交付時間則沒有宣布。

    威馬發布的量產概念版純電轎車Maven要到2021年量產,能夠實現的功能包括全速域的L3級別自動駕駛+特定場景L4級自動駕駛,比如自動泊車。

    這里面的全速域L3描述比較模糊,是否意味著高速公路引導(HWP)和交通擁堵引導(TJP)都能夠實現,又是否使用了高精地圖+高精定位目前都不得而知。

    至于自動泊車,去年威馬就宣布與百度Apollo合作研發了“Valet Parking ”(自主泊車解決方案),當時演示了遠程取車、自主泊車和自動充電操作,雙方合作的L4級自動泊車具體能實現哪些功能,我們詢問了百度方面,對方表示今年內雙方會對外發布新的內容。

    上個月上市的小鵬P7頂配車型,搭載了XPILOT 3.0高級輔助駕駛硬件,也號稱實現了L3。按照官方介紹,這套硬件基本滿足了上面提到的L3幾大元素,即高速公路引導(HWP)、交通擁堵引導(TJP)、自動泊車和高精地圖(高德提供)都可以實現,6月底開始交付。

    同樣在4月,搭載了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的廣汽新能源埃安LX正式對外亮相,這款車號稱“全球首個搭載高精地圖并實現L3自動駕駛的可交付車型”,7月初將正式交付。

    根據官方介紹,在百度高精地圖的支持下,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將達到L3自動駕駛能力,一旦法規允許,埃安LX可在高精地圖覆蓋的中國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這種封閉道路,實現0-120km/h全速域脫手、脫腳自動駕駛,城市道路這種開放道路還不支持。

    3月10日,長安汽車通過直播演示了UNI-T的L3駕駛自動化能力,號稱“國內首款量產L3”,不過這里的L3指的是“結構化道路(高速、高架、環路的半封閉場景)上,車速40km/h以內”。

    準確來說UNI-T實現了L3中的40km/h以下交通擁堵引導(TJP),40km/h以上依然屬于L2級ADAS功能。此外長安UNI-T也表示自己配備了高精地圖(供應商未透露),同時搭載了遙控代客泊車系統APA5.0。

    總結來看,在目前已經公開亮相過的“量產L3”中,功能最全的應該是小鵬P7,其次是廣汽埃安LX,長安UNI-T、榮威MARVEL-R和威馬Maven則屬于實現了部分L3功能。

    此外,寶馬、戴姆勒、吉利、長城、紅旗等品牌也公布了相應的量產時間表:

    不過就像開頭提到的,在法規標準沒有明確出臺前,不管車企能夠實現多少L3功能,都無法全部對消費者開放使用。

    所以眼下這么多自主品牌公開秀肌肉,更多的還是向外界傳達一種信號,“技術上我們是領先的”,從營銷層面來看有助于強化品牌科技標簽,至于實際應用層面,大家只能美好想象一下了。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關于2020年l3自動駕駛和l3自動駕駛量產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