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公司排名知乎(國內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上市)

    自動駕駛 134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公司排名知乎,以及國內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上市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大家看好哪些自動駕駛公司?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公司排名知乎,以及國內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上市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大家看好哪些自動駕駛公司?

    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的主要有兩家:

    第一家公司Momenta相對低調,但團隊和實際進展卻名聲響于行業內。他們目前執掌研發的聯合創始人,是目標檢測和圖像識別領域先進框架Faster R-CNN和ResNet的作者任少卿。

    在我看來Momenta是一家被嚴重低估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所以不止走了一條看起來更快能實現的L3之路,L4以上的自動駕駛也在研發。在實際進展方面,Momenta先L3,跟車廠供應商合作,走特斯拉模式,然后再L4。Momenta還得到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蔚來汽車的產業資本的加持,依靠資本+資源,可能會更快走通技術方案的商業閉環。

    這種“閉環”也在最近半年進一步得到資本認可,據稱Momenta目前已累計完成融資超過2億美金,估值超過10億美金,推進速度和進展十分驚人。

    第二家公司是Pony.ai,就是彭軍和樓教主聯手創業的小馬智行。他們當前估值已接近10億美元,還獲得了北京路測牌照,同時跟廣汽達成戰略合作,招攬了一幫大牛建起自動駕駛研究院。

    在技術方面,Pony.ai開始使用32線激光雷達完成64線甚至128線才能達到的效果。當然更被關注的八卦依然是樓教主。之前有傳聞稱,教主中道改意,出走小馬加盟滴滴,出任滴滴外賣CTO,甚至有人親眼目睹教主頻繁進出滴滴。

    然而真相是:滴滴外賣和Pony.ai同住一棟樓而已。

    總之,在過去半年競速里,Pony.ai和Momenta已經閃出了一個身位。

    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估值圍繞6億美元上下波動,相比起上一輪,整體也有2-3倍增長。

    首先是景馳科技。景馳自創業以來,勢頭洶涌,團隊分工配置也相對健全,特別對于這個技術與落地并重,產品和資源同舉的行業,前CEO王勁的作用不可謂不關鍵。

    然而百度的精準一擊,對景馳造成了不可承受的影響。所幸王勁之變后,景馳迅速度過了動蕩期,也吸引了一批高級人才加盟,公司重新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

    另一家RoadStar.ai,近期剛宣布了一輪1.28億美元的融資,投后估值5億美元左右。他們是一家百度車廠開出的無人車公司,主打L4以上自動駕駛。但去年早些時候就開始的融資,進展算不上一帆風順,而且如今領投方雙湖資本的4000萬美元,原計劃似乎也更偏向另一家公司一些,但后來那家公司風云突變,RoadStar.ai守得云開見月明。

    除了乘用自動駕駛,還有幾家貨運相關的無人車公司也在該梯隊中。

    圖森未來在去年年底官宣了一輪Composite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的5500萬美元融資,據說當時投后估值就達到了4.5億美元。圖森未來最近一次對外亮相是無人集卡在港口的應用,意味著圖森開始進入商業化試運營階段,但現在沒有更多融資的進展可分享。

    在貨運自動駕駛領域,2018年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可能要屬何曉飛創辦的飛步科技。飛步科技主打輕卡貨運,方案落地中包含了城際、高速等場景,而且貨運相關的高級輔助駕駛可能會最先對外推出。他們之所以受關注,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全棧技術中還包括的專為自動駕駛研發的AI芯片。

    第三梯隊

    此外,還有幾家更為低調的無人車公司,估值在3億美元維度。但比起上一輪也有3倍以上的推進。

    同樣出身百度系的領駿科技,該團隊5月對外發布的“完全看不出經過改裝”的無人駕駛原型車,在一輛國產SUV基礎上,領駿實現了整套自動駕駛方案,轉向過彎、高速場景、收費站等均在路測中順暢實現。最引人注目的是,領駿無人車將所有傳感器“隱藏”,頭頂沒有醒目的激光雷達,可能會成為車廠追求的目標。

    相似思路的還有領駿創始人楊文利的“老戰友”倪凱。他們在百度都是最早一批無人車團隊成員,倪凱創辦禾多科技后,也是以L4降維應用L3的思路在推進,目前融資進展可獲悉的比較有限,但聽說跟車廠簽到了大單。

    另外“悶聲發財”的或許還有吳甘沙,馭勢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聞并不多,但在無人駕駛清掃、擺渡車和停車場等有限場景的自動駕駛方面,具體落地案例一個接一個,資本方面的消息可能也快了。

    與馭勢科技落地場景相類似的是酷哇機器人,這家已在長沙橘子洲頭落地無人駕駛掃地車的公司,近兩月來氣勢洶洶,而且還在落地中找到了長沙中聯重科這樣的環境產業龍頭。最近,酷哇宣布了一輪1.35億元的B輪融資。

    OMT:巨頭在側

    最后,同步一下BAT們的自動駕駛進展:

    百度,起步最早,積累和探索也最豐富,Apollo亦在業內打響了名氣和口碑,但陸奇的走,影響很大,不僅影響的是Apollo的對外發展,也影響著百度工程師的心緒。

    目前,百度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啟用了“老百度”陳競凱,這位首席架構師性格謙和、為人低調,內部頗有口碑,也深受李彥宏信任,但能否握穩百度無人車的方向盤,需要一些時間來給出答案。

    騰訊,進展最快,去年年底完成了組織框架搭建,今年在滿世界挖人推進,L3、L4并行,L3方面會最先推出產品,而且騰訊以深圳為大本營,已經拿到了深圳的第一張路測牌照。

    阿里巴巴,BAT中布局最晚,實際進展也對外透露不多,半年來最大進展是透露了團隊由阿里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在領導,目前團隊規模50多人。

    最后的最后,華為也在進行自動駕駛研發布局,但進展可能更慢——因為華為還在為團隊找leader呢。

    總之,目前天下大勢就是這樣,再過半年可能就要分出勝負,最關鍵的時間點也已經來臨。

    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

    到2045年左右,一半的新車有望實現自動駕駛。以下是按資金,估值和公司類型分類的所有主要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列表。事實上,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在進入市場參與者之前,最好先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預期結果。幸運的是,美國維多利亞州交通政策研究所最近發布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實施速度的2020年預測(見下圖)。從2018年版開始的主要變化是,直到一半的新車將自動駕駛之前,它需要到2045年(而不是2030年)。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對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球場數字的“普遍看法”已大大增加。最初估計為“幾億”,但很快被“幾百億”所取代。信息報》(The Information)2020年5月的最新估計是,最大的30家公司合計投資了160億美元,但最終的突破將需要500億美元。然而,即使投資看起來巨大,估計的未來市場規模8萬億美元也值得嘗試。

    一些參與者是在其他市場(汽車制造,技術,乘車等)上公開上市的公司,而另一些則是嚴格專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私人投資公司。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按資金額排序):

    乘車公司:

    硅谷的滴滴出行自動駕駛汽車實驗室于8/2019宣布,它將于2020年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以及2021年開始在其他全球市場提供免費駕駛無人駕駛汽車服務,并在該市場擁有60%的所有權。與大眾汽車在上海的合資企業。

    Uber 無人駕駛部門在2019年的IPO中估值為70億美元。目標是到2022年為沃爾沃汽車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因為駕駛員占公司每英里成本的80%。

    美國汽車制造商:

    歐洲汽車制造商:

    日本汽車制造商:

    中國汽車制造商:

    其他汽車制造商:

    技術MAGA:

    其他技術巨頭:

    汽車一級技術供應商:

    截至2020年2月26日,DMV已向以下實體頒發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包括駕駛員):

    自動駕駛成熟度報告出爐,中國排名第20,榜首國家令人意外

    文/張一

    不到一周前,上海推出了首個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位于金橋。這也是國內超大型城市率先開放的中心城區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場景,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再也不用只能在臨港、奉賢以及嘉定這些偏遠的“無人區”打轉轉了。

    上海不是國內自動駕駛車輛測試最火熱的城市,以測試企業和自動駕駛測試車牌及路測里程計,上海只能排第三位,排在前兩名的應該是北京和長沙。

    根據《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2019》報告中的內容,截止2019年底北京已累計開放151?條、總長?503.68?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有?13?家企業的?77?輛車參與了道路測試,路測總里程達?104?萬公里。

    而據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最近發布的?2020?版《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這份報告一共提及了五個自動駕駛發展比較不錯的城市,這其中就包括北京。

    當然這份《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報告最有看點的地方,是它評估了全球總計30個國家和地區的自動駕駛部署與準備情況,評級排名細分為四個維度:政策和立法、技術和創新、基礎設施、消費者接受程度。

    而中國在這其中的排名并不顯著,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國際上不同地區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參與情況。

    ▲數據來源畢馬威

    而在總計30個國家和地區中,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四個維度綜合評分最高的地區你絕對想不到,它是新加坡。

    新加坡在消費者接受度和政策立法兩個維度均排名第一位,而在新加坡國內有十分之一的公共道路被開放用于自動駕駛車輛測試。且不說這個政策支持力度,新加坡獨特的國家環境恐怕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身為發達國家且國土面積不大,道路建設自然擁有很多優勢,且又因為是小國在一些政策法規上反而也會擁有更高的靈活度。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Tonomy在新加坡測試無人駕駛出租車

    排名第二的則是荷蘭,其自動駕駛基礎建設維度排名第一位,在政策立法方面排名第三位。

    據報告內容,在荷蘭,有80%左右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點位于居住區附近,這意味對于自動駕駛測試車輛來說,因為道路環境更接近真實交通情況,路測數據的含金量會更高。另外,在荷蘭人均電動車充電樁數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從長遠看這同樣有利于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排名第三位是挪威,同樣是國土面積不大的發達國家,挪威的突出點在于消費者接受度和技術創新方面。而細數這份排名,很容發現,除美國外在排名靠前的國家中大多數均為國土面積不大的發達型國家,比如排在后面的芬蘭、瑞典、韓國等等。

    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有且只有美國一個大國還是挺有意思的現象。這其實無可非議,這份報告中畢馬威調查的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有44%總計420家公司總部位于都美國,基本上常為大家熟知比如特斯拉、谷歌、Uber、Waymo等等都是美國公司。

    而在美國加州,每年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的路測試里程更是一騎絕塵,導致美國總排名排在第四位的主要還是在基礎設施方面和政策立法上。

    也可以看出,這個排名就是偏向于不同地區的自動駕駛落地前景的。畢竟未來很有可能的是一項新的技術在美國誕生,但最終成功率先實現應用的卻是在一個政策法規都更靈活,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更易實現配套的發達型小國家。

    最后對比一下中國的排名,中國排名第20位和去年的排名相同,四個評價維度中排名靠后的和美國一樣都是政策立法和基礎設施方面,這兩個單項排名第21和22位。

    基礎設施方面其實更偏向理解是道路環境的復雜程度,畢竟在國內有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基本都是大城市,相比起道路建設,國內道路上行人、各種非機動車才是自動駕駛車輛發展的難點。

    此外,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在數據共享做的不夠,對高精地圖的發展會有影響,但在行業伙伴關系上卻排在了30個國家中的第一位。

    另外,而5G基礎建設的加入也會加快自動駕駛發展的步伐,中國的年輕人對于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很高??偠灾?,雖然這份排名中中國的排名目前并不靠前,但發展潛力很大,有短板但也有遙遙領先的優勢。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排名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排名:百度、Waymo、Momenta、文遠知行、圖森未來。

    1、百度:百度是中國起步最早的自動駕駛公司,在2013年就啟動了無人車項目,百度的又是在于AI技術儲備和高精度地圖,L4級別的自動駕駛數據,百度累計已經積累1000多萬公里,仿真的數據更是高達10億公里。

    2、Waymo:Waymo,是谷歌Alphabet旗下的公司之一,2017年Waymo就開始在駕駛座上不配置安全駕駛員的情況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3、Momenta:Momenta,是中國、德國、日本合資公司,目前已獲得上汽集團、通用汽車、梅賽德斯奔馳、豐田、博世的戰略投資,戰略是量產自動駕駛與完全無人駕駛系統。

    4、文遠知行:擁有全球領先L4級自動駕駛技術,文遠知行的L4級傳感器組合套件,車頂搭載了具有360度視場的多個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2019年就已在廣州推出全球首個全對外開放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覆蓋黃浦區、廣州開發區數百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市開放道路。

    5、圖森未來:圖森未來,是一個無人駕駛卡車品牌,創立初衷在于以L4級別的無人駕駛卡車技術,為全球物流運輸行業賦能,自動駕駛系統也包括了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這三種主要的傳感器。

    自動駕駛公司排名知乎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國內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上市、自動駕駛公司排名知乎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掃碼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