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自動駕駛長安(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l3自動駕駛長安,以及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長安unit有沒有L3自動駕駛
- 2、長安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已掌握核心技術
- 3、長安cs55自動駕駛是L2還是L3
- 4、長安引力SUV諜照,設計有科幻感,L3級自動駕駛,1.5T發動機
- 5、什么是L3級自動駕駛?量產長安UNI-T可實現40公里時速以下玩手機
- 6、長安l3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駕駛證嗎
長安unit有沒有L3自動駕駛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unit有L3自動駕駛。在智能駕駛方面,UNI-T布局了L3級自動駕駛(國內法規開放后,L3自動駕駛版將很快量產上市)。在部分工況下能夠實現自動化駕駛,高速公路駕駛輔助功能,能夠準確的監測目標車道,實現自動跟車、駕駛員確認的自動換道、智慧推薦換道等功能。
為什么是地平線業界面向量產車型的自動駕駛的研發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形式:完全自研型、部分自研型、集成性。
完全自研型是指車企具備從感知、計算平臺,以及整個端到端的完全自主化的能力,目前能夠實現這種「典型自研」的只有特斯拉。既有軟件又有硬件還有匹配測試。
對于國內OEM來說,過去多是采用集成性的方案,把所有的主動權都交給零部件供應商。想在20萬以下的經濟性車型內配備一套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可想而知這個成本有多高。
相較于國外主流OEM選擇主流芯片平臺植入算法,國內的OEM選擇像地平線這樣的有自身特色的國內芯片供應商,無疑是最佳選擇。一方面成本有優勢,另一方面合作中的話語權也強一些,最重要的是還能獲得絕對的軟件和算法支持。
此次搭載的征程二代搭載地平線自主創新研發的高性能計算架構BPU2.0(BrainProcessingUnit),可提供超過4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僅2瓦。
征程二代一方面能夠高效靈活地實現多類AI任務處理,對多類目標進行實時檢測和精準識別,可全面滿足自動駕駛視覺感知、視覺建圖定位、視覺ADAS等智能駕駛場景的需求。
同時,征程二代也可以應用于座艙內語音識別,眼球跟蹤,手勢識別等智能人機交互的功能需求。用地平線公司的話說,這款車規級芯片充分體現BPU架構強大的靈活性,全方位賦能汽車智能化。
在能效比和開放性方面,征程二代芯片具備極高的算力利用率,每TOPSAI能力輸出可達同等算力GPU的10倍以上。這背后主要得益于地平線在AI方面的積累和自創的BPU(BrainProcessingUnit)??梢哉fBPU是專為AI運算而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長安將在2020年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已掌握核心技術
長安汽車近日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長安汽車L3有限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快速推進工程化發展,通過對系統工程、環境感知、中央決策、功能安全、人機交互、測試評估、控制執行等七大領域的深入研究,目前已掌握3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其中59項正在研發中,實現了八大核心功能,目前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預計到2020年,實現L3量產。2017年11月,獲得加州運輸管理局加州道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牌照。2018年4月,取得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長安汽車累計完成測試1200多萬公里,其中L3及以上已完成測試100多萬公里,下一步L3將完成測試300多萬公里。
長安cs55自動駕駛是L2還是L3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CS55搭載的是L3級自動駕駛技術,在限定條件下可以融合毫米波雷達、多功能攝像頭和導航地圖,通過動力、制動、轉向控制車輛自動加減速及轉向。
這兩年,新車上的駕駛輔助配置是越來越多,像自適應續航、主動剎車、自動泊車這樣原本只有在高端車型上才有的高科技配置,現在已經下放到了十多萬元的家用車上。
不僅如此,隨著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大有普及的趨勢,比如上個月剛剛上市的2018款長安新CS55,就已經搭載了長安自主研發的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實現車輛自動保持在車道內行駛和自動跟車。
長安的IACC系統和熟悉的ACC系統最大的區別,就是IACC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自動接管方向盤,根據道路劃線,自動控制車輛前進的方向。
從自動駕駛的分級標準上看,這套系統顯然已經達到了L2(部分自動化)級別,而帶有該系統的長安新CS55的最低售價卻僅需12.49萬元,可見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長安引力SUV諜照,設計有科幻感,L3級自動駕駛,1.5T發動機
在 科技 探索 的道路上永無止境,長安 汽車 最近幾年的成長有目共睹,從統一風格的CS PLUS系列到內飾的家族式設計,藍鯨發動機已經覆蓋旗下所有車型,1.4T、1.5T以及2.0T全系列都可以覆蓋,而在 科技 安全配置方面也是先行者。
長安首臺支持L3級自動駕駛的SUV原計劃在日內瓦車展發布,由于疫情原因日內瓦車展取消,UNI-T宣布改名為中文引力,它的設計非??苹?,在亮相之初很多人認為量產后會有很大變化,不過看到量產車諜照之后,大部分人放心了,原來長安的設計可以這么前衛。
引力的前臉設計和新能源 汽車 非常相似,進氣格柵成為無邊界設計,由中心的菱形元素向四周逐漸演化,最終與前臉融為一體,配合分體式大燈組以及發動機艙蓋隆起的多條筋線,很有 科技 感,也預示著后期會有新能源版本,并且在國外上市。
L3級自動駕駛對比之前很多車型搭載的L2自動駕駛系統,那進步可不止一星半點,L3級自動駕駛技術可以說是將“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徹底劃分開來,L3級甚至可以做到“自動駕駛系統執行全部的動態駕駛任務”,L2級有的功能它也都有。
引力算是是國內首個布局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型,在比較堵的城市開車,開著引力SUV可以長時間不用手扶方向盤,腳也不用踩剎車油門,甚至眼睛不去看前面路況都沒問題,除非出現特殊情況系統才會提醒你去接管,如果你放置不管,引力SUV也會自己減速,慢慢停的來。 當然自動駕駛技術不代表一切,開車的主導權不能交給人工智能。
L3級系統也能實現本車跟隨前車減速停車并重新起動,引力的這個技術就算旁邊突然有車擠入進來,也能幫助車主算好距離,畢竟有時候突然插車還挺嚇人的。
長安 汽車 對此次量產體驗的 L3級核心技術系統算法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搭載了國產AI芯片 ,它是由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為主要傳感器??勺R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車等目標和障礙物,并可感知駕駛員視野、疲勞等狀態,為駕駛系統提供依據。是長安“北斗天樞計劃”戰略下的又一技術成果
長安引力的車身比較緊湊, 長寬高為4515/1870/1565mm,軸距2710mm ,定位為緊湊型SUV,與長安CS85 PLUS相同平臺打造,225/55 R19、245/45 R20輪圈可選。
尾部設計很有層次感, 雙邊共四出的排氣布局 以及較大尺寸的尾部擾流板,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而它的尾部也很有溜背造型。
內飾設計并非以往家族式設計,看起來更加簡潔, 一體式的雙10.25英寸高清觸摸屏儀表盤與大屏相連 ,出風口為突出設計,這點非常新穎,方向盤為D型三幅式設計,空調按鍵都是懸浮式造型。
它的中控采用 略微傾向主駕8.1°夾角設計,具備光線自適應功能 ,檔把設計也是懸浮式,比起CS75 PLUS的飛艇式有一些區別, 科技 感更強烈。前方帶有無線充電功能。
由于長安與騰訊合作的車聯網,因此 微信快捷鍵 被放在了方向盤上,這也是一種創新,畢竟現在很多車都帶有無限流量,不用也是浪費。 它搭載新研發的1.5T藍鯨直噴發動機,180匹馬力和300NM的峰值扭矩,比起1.4T簡直高了一個等級,甚至比很多1.8T發動機還要有優勢,變速箱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
什么是L3級自動駕駛?量產長安UNI-T可實現40公里時速以下玩手機
在眾多的中國品牌中,長安 汽車 可以排進前三,無論是銷量還是技術實力。在中國幾大國有車企中,長安 汽車 是唯一不靠合資品牌養活的,相反,自主品牌還要為合資品牌的虧空補缺,真是一件奇事。
前段時間的日內瓦車展因為疫情的關系取消了,車企們無奈只得在網絡上發布自己的新車,長安UNI-T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UNI-T,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讓人有些不明覺厲。甭管名字背后有多少深意,那都是長安 汽車 對它的寄托。對于消費者而言,你只需要知道,長安UNI-T是長安旗下一個全新的家族,長安稱其為“引力”家族,UNI-T就是家族的首款量產車型,定位于一款緊湊型SUV,并且是燃油車。
為什么要強調它是燃油車?因為它的設計非常超前,頗具未來感,第一眼看它的人可能會以為它是一款新能源車型,但實際上它并不是。它搭載了長安 汽車 自主研發的1.5T藍鯨發動機,該發動機誕生自長安藍鯨NE中小排量高效能發動機平臺,最高熱效率高達40%,超過了本田那臺地球夢1.5T發動機。從參數來看,132kW的最大馬力和300牛米的最大扭矩與領克那臺1.5T的機型一模一樣,只不過長安這臺1.5T為四缸。另外,與這臺藍鯨1.5T四缸機匹配的是長安自主研發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說到領克,長安UNI-T還真與其有幾分相似,這里并非說它們長得像,而是說它們很像是同類。哪一類呢?潮流的年輕一輩。從長安UNI-T的設計我們可以發現,首先第一感覺是另類,不是貶義,而是一種與眾不同,其次你會感受到它的未來感,最后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動感、前衛這些形容詞都可以放在UNI-T身上。
前臉是夸張的大嘴格柵,官方稱其為“無邊界格柵”,還有犀利的日行燈,不得不感嘆分體式大燈設計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讓眾多車企在這一設計上發揮了無限的可能。側面則極具動感,由靈動的線條、飽滿的曲面和協調的比例營造。車尾是簡潔的線條和銳利的尾燈,再加上四出尾排和擴散器,不禁讓人對UNI-T的性能充滿期待。
其實同時令人期待的還有長安 汽車 號稱在UNI-T身上所實現的量產L3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前幾天的一場專門針對長安UNI-T L3自動駕駛體驗的直播中,長安 汽車 總裁朱華榮親自當主播,操著并不標準的普通話為自家產品站臺。雖然朱總的普通話很普通,但長安UNI-T的自動駕駛水平卻一點都不普通。
還記得2016年長安 汽車 就搞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無人駕駛”。搭載無人駕駛系統的長安睿騁CC從重慶出發,歷時6天,經過2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最終到達北京。時至今日,長安UNI-T才讓長安 汽車 真正宣布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可見長安 汽車 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是下了功夫的。
那么何謂L3級自動駕駛呢?根據美國 汽車 工程學會(SAE)制定的分級標準,L3級自動駕駛指的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由自動駕駛系統完成絕大部分的駕駛操作,人類駕駛員保持待命。L3級自動駕駛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場景,比如擁堵路況、高速公路等實現自動駕駛,除了可以脫手和脫腳之外,甚至還可以脫眼。而脫眼,就是L3級相對于L2級感知上的主要區別。
實際上,在L3級自動駕駛中又分為兩類,一類是擁堵自動駕駛(TJP),一類是高速自動駕駛(HWP),對應的就是有條件的適用環境中的兩種。長安UNI-T實現的L3級就是TJP,在40公里時速之下,駕駛者可以脫手、脫腳并且脫眼,車輛完成自動駕駛任務。當時速超過40公里時,長安UNI-T恢復到L2級自動駕駛水平,可以脫手、脫腳,但雙眼必須注視前方,否則就會收到系統發出的警告。其中長安UNI-T的L2級適用時速上限達到130公里,屬于高級駕駛輔助(ADAS)。
要實現自動駕駛,必須依賴足夠多的傳感器。長安UNI-T全身上下采用了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前方實現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測距離大于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厘米。從硬件配備的豐富程度來說,足以媲美特斯拉,只不過特斯拉側重視覺傳感,長安UNI-T側重雷達傳感,各有優缺點。
軟件層面,長安UNI-T整合了高精度地圖,配合北斗定位系統,據悉定位精度達到10cm級,這樣一來更能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過程中的精準動作,比如超車、變道、車道居中保持等等。另外,作為自動駕駛的核心,長安UNI-T自動駕駛控制器的算法是由長安自主開發的,這也是長安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的最大的突破。據悉,這套算法,能實現從感知到決策50ms以內的反應,達到了業內非常高的水準。這說明長安UNI-T的自動駕駛系統反應足夠快,因此對安全性和精準性有極大的好處。
當然,說了那么多,我們也還沒能實地駕駛過長安UNI-T,所以也不知道在出色的設計、優秀的動力總成和強大的自動駕駛系統之下,這款車到底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不過目前長安UNI-T也并沒有上市,關于自動駕駛的法規也還不夠完善,這樣一款產品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引路人,帶我們開啟自動駕駛新的一年。對長安 汽車 來說,這款車對于他們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對整個 汽車 行業來說,長安UNI-T代表著2020年自動駕駛量產之爭的開始。
長安l3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駕駛證嗎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l3自動駕駛汽車不需要駕駛證,冷車啟動后,不建議長時間地原地怠速熱車,怠速熱車30秒左右,車輛就可以起步,車輛起步后速度控制在30碼以內,低速行駛,等發動機的溫度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以后,就可以正常行駛了,這個時候給油門后渦輪增壓切入的轉速,就是正常的了。
冷車啟動后,不建議長時間地原地怠速熱車,怠速熱車30秒左右,車輛就可以起步,車輛起步后速度控制在30碼以內,低速行駛,等發動機的溫度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以后,就可以正常行駛了,這個時候給油門后渦輪增壓切入的轉速,就是正常的了。
在直播路試過程中我們看到,UNI-T可以在結構化路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實現脫手、脫腳駕駛,如果速度低于每小時40公里,還能實現脫眼駕駛(交通擁堵輔助功能)。如果車輛行駛在非結構化道路(城區其他道路、人行道、紅綠燈)上,則需要駕駛者接管車輛,車輛不會做出任何輔助措施。
此外,在直播測試中我們還看到了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超車。長安L3級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換道,如果時速大于50公里,當駕駛者打開轉向燈,車輛在確認左右兩側環境后,就會自行轉向,行駛到目標車道。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關于l3自動駕駛長安和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