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00字(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1000字)

    新能源汽車 924
    今天給各位分享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00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1000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 1、結合中國汽車企業的現狀,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一千字以上的論文

    今天給各位分享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00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1000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結合中國汽車企業的現狀,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一千字以上的論文

    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新能源汽車:中國車企沖頂

    2010年10月18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發改委隨后在對有關決定解讀時指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行業升級轉型的方向。我國要在未來形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汽車工業體系,必須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當前,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以產業聯盟系列化為途徑,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形成知識產權,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而有關規劃實際上已經將中國新能源汽車10年內的發展目標定為全球第一。若這一規劃成真,中國汽車企業將有望通過新能源汽車的跨越發展一舉登上全球汽車產業的王者寶座。

    2009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同年12月,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意味著未來10年我國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我國工業能耗大約占70%,而汽車是工業能耗大戶,我國每年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于交通運輸業。截至2010年10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約1.99億輛。若未來國內機動車完全更新換代為新能源汽車(價格按每車10萬元計算),則整個市場規模將高達20萬億元(這還未考慮到出口)。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不但有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同時也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其市場空間極其驚人。

    根據《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到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計劃達到100萬輛,動力電池產能約達到100億瓦時。

    此外,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初步實現產業化,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

    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面臨爆發期,可以預計該產業中將會涌現出許多高速成長的企業,而這些企業也將會在資本市場獲得良好的表現,極具投資價值。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支持全面加強

    現代電動汽車一般可分為三類: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近些年在傳統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一種外接充電式(Plug-In)混合動力汽車(PHEV)。目前全世界各國對電動汽車都非常重視,許多國家都開始投入大量資金開發電動汽車。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由來已久?!笆濉逼陂g,投入8.8億元設立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并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基本形成電動汽車自主開發的技術平臺。所謂“三縱”是指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三橫”是指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此外,電動汽車也被列入我國“863”計劃12 個重大專項之一。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支持政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鼓勵節能環保和小排量汽車,減少現有汽車能源消耗和排放;二是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補助插電式(plug-in)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支持政策的走向是:

    (1)一攬子政策推動整個產業發展、補貼范圍擴展到私人購車領域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將于近期上報國務院審議,如審議通過,最快年內有望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將從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售后服務和回收利用等各個環節入手,制訂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我國還準備設立國家層面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專項,重點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這將是我國第一次針對一個產業提出一攬子扶持政策。

    近期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范圍從對公交、公務、市政、郵政等政府采購補貼逐步擴展到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

    2009年1月,國家啟動“十城千車”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首批列入了13個城市。09年底試點城市由13個擴大到20個,選擇5個城市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試點。

    2010年5月,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消費者在6月18日之后,每購買一輛節能型汽車,將獲得3000元的補貼。6月,出臺對于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2)通過補貼扶持和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的發

    展,并重點支持關鍵環節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通過規定補助范圍、對象,并需要滿足一系列的支持條件,來引導試點城市建立相關配套設施和示范推廣工作。通過《推薦車型目錄》和國家標準,來引導申請補助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新能源汽車產品,提高和保證產品性能參數,重點扶持具備一定產能規模和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目前,發改委正在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0年本)》,在鼓勵類產品中,新增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其中包括電池管理系統、電機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路集成以及充電設備等。

    在配套設施方面,國家電網2010年將建設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和6200個充電樁,2015年前將建設1700個充電站。南方電網也宣布2010年將建設超過80座充電站。

    在國家和行業標準方面,我國已制定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42項,其中22項已列為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專項檢驗標準。2012年前,我國將基本建立與產業發展和能源規劃相適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標準體系。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未來以純電動車為主要發展方向

    面對純電動汽車(P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等不同的技術選擇,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我國新能源車發展路線將以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戰略取向,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紤]到技術發展現狀,而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作為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

    經過近10年的自主研發和示范運行,中國在電動車產業技術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大幅度縮??;中國電動車領軍企業與國外電動車技術的先行車企正在同一起跑線上成長。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將是3到5年內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主導方向。在“十二五”電動車發展規劃中,小型純電動車將得到充分重視。

    動力電池:以鋰電池為主要發展方向、以錳酸鋰+鈦酸鋰為正負極搭配方式

    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部件成本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的30%至50%,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到2015年,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動力電池環節,我國力爭突破動力電池瓶頸。到2015年,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2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時,循環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時以下。

    目前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等。雖然影響電池性能及決定其相對優勢的因素很多,但是比能量是最重要最直觀的一個指標。從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到鋰電池,比能量越來越高。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比較,鋰電池的優勢明顯,因此作為發展方向的鋰電池將會在電動汽車領域廣泛應用。我們預計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普及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規模將達到2880億元。市場容量巨大,且增長迅速。

    鋰電池單元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四部分組成。正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的關鍵,目前市場應用的主流正極材料包括鈷酸鋰、錳酸鋰、三原材料和磷酸鐵鋰,其中錳酸鋰和磷酸鐵鋰可以說是各領風騷。由于磷酸鐵鋰產品存在一致性、低溫性能、高倍率放電性能和成本等問題,因此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將主要選擇錳酸鋰路線。從目前市場主流新能源汽車看,除了比亞迪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其他公司也基本都選擇了錳酸鋰路線。

    在負極材料方面,雖然碳材料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我們預計鈦酸鋰的出現將會顛覆行業格局。鈦酸鋰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負極材料,由于電位過高,鈦酸鋰并不適合與磷酸鐵鋰搭配,反而錳酸鋰+鈦酸鋰體系是較優的一種選擇。錳酸鋰+鈦酸鋰體系的優勢包括:近乎完美的安全性、使用壽命更長、可以快速充放電、結合錳酸鋰具備整體成本優勢等。因此我們認為錳酸鋰+鈦酸鋰體系將會是未來正負極材料的主要搭配方式。

    電解液約占鋰電池成本的15%,電解液中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約占成本一半,目前六氟磷酸鋰國產化程度很低,毛利率更高達70%;隔膜是鋰電關鍵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一種高附加值材料,占鋰電池成本的20%左右,由于技術含量高,目前國內80%的隔膜需要進口??梢灶A計動力鋰電池用隔膜的發展方向是耐高溫、多層隔膜、高強度、高保液能力。

    驅動電機:我國驅動電機技術進步明顯

    驅動電機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直接影響整車的動力性及經濟性。驅動電機主要包括直流電機和交流電機。目前電動汽車廣泛使用交流電機,主要包括:異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和永磁電機(包括無刷直流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其中,異步電機主要應用在純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主要應用在混合動力汽車中,開關磁阻電機目前主要應用在客車中。

    車用電機的發展趨勢包括:第一、電機本體永磁化:永磁電機具有高轉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優點。我國具有世界最為豐富的稀土資源,因此高性能永磁電機是我國車用驅動電機的重要發展方向。第二、電機控制數字化:專用芯片及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出現,促進了電機控制器的數字化,提高了電機系統的控制精度,有效減小了系統體積。第三、電機系統集成化:通過機電集成和控制器集成,有利于減小驅動系統的重量和體積,可有效降低系統制造成本。

    在驅動電機方面,經過“九五”、“十五”、“十一五”國家對電動汽車用電機系統的集中研發和應用,我國已自主開發了滿足各類電動汽車需求的驅動電機系統產品,獲得了一大批電機系統的相關知識產權,形成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車用驅動電機系統批量生產能力。

    目前,我國自主開發的永磁同步電機、交流異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已經實現了與國內整車產業化技術配套,電機重量比功率顯著提高,電機系統最高效率達到93%以上,系列化產品的功率范圍覆蓋了200kW以下電動汽車用電機動力需求,各類電機系統的核心指標均達到相同功率等級的國際先進水平。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產品集成度、可靠性和系統應用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求教關于電動汽車未來發展前景展望的畢業論文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之一.1881年特魯夫(Gustave Trouve)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電動三輪

    車時,使用的是鉛酸電池.目前,仍有不少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采用新一代鉛酸電池.近十多年來,

    鋰離子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生產中得到應用,越來越顯示出其優越性.

    美國學者麥斯J.A.Mas通過大量實驗提出電池充電可接受的電流定理:1)對于任何給定的放電電流,

    電池的充電接受電流與放出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2)對于任何放電深度,一個電池的充電接受比與放電電

    流的對數成正比,可以通過提高放電電流來增大充電接受比;3)一個電池經幾種放電率放電,其接受電流

    是各放電率接受電流之總和.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放電來提高蓄電池的充電可接受電流.在蓄電池充電接

    受能力下降時,可以在充電的過程中加入放電來提高接受能力.

    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和壽命與很多因素有關,除了其自身的參數,如電池的極板質量、電解質的濃度

    等外;還有外部因素,如電池的充放電參數,包括充電方式、充電結束電壓、充放電的電流、放電深度等

    等.這給電池管理系統BMS估計蓄電池的實際容量和SOC帶來很多困難,需要考慮到很多的變量.

    WG6120HD~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是建立在SOC數值的管理上.SOC(state ofcharge)指的是電

    池內部參加反應的電荷參數的變化狀態,反映蓄電池的剩余容量狀況.這在國內外都已經形成統一認識.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總體分布與趨勢論文怎么寫

    新能源車作為我國汽車行業眾所周知的藍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終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不過面對這片藍海,合資、進口品牌聲勢較弱。其實跨國品牌也并非熟視無睹,并且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從目前多個合資、進口品牌公布的戰略來看,2020年或會成為新能源車競爭的一個關鍵節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累計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

    隨著新能源汽車性能的不斷提升和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對消費者來說,2020至2025年將出現新能源汽車的最佳購買時間點。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800萬輛,而燃油車銷量則會達到峰值(約3200萬輛),之后將經歷斷崖式下滑,預計到2030年燃油車銷量將跌至2000萬輛。

    新能源汽車發展背景是什么?

    第一次變革發生在18 世紀60 年代,以蒸汽機技術誕生為主要標志,是煤和蒸汽機使人類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提升,開創了人類的工業經濟和工業文明,從而引發了歐洲工業革命,使歐洲各國成為當時的世界經濟強國。

    而第二變革發生在19 世紀70 年代,石油和內燃機替代了煤和蒸汽機,使世界經濟結構由輕工業主導向重工業轉變,同時也促成了美國的經濟騰飛,并把人類帶入了基于石油的經濟體系與物質繁榮。

    今天,人類再次來到了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變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變革將是以電力和動力電池(包括燃料電池)替代石油和內燃機。

    將人類帶入清潔能源時代,我們大膽的預測,第三次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變革將帶動亞洲經濟的騰飛,使亞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節約石油7306萬噸、替代石油910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16406萬噸,相當于將汽車石油需求削減41%。屆時,生物燃料、燃料電池在汽車石油替代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源狀況和國際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后,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占50%左右,而先進柴油車、燃氣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將迅猛發展。

    擴展資料:

    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61萬輛。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數據表明,從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共發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起火33起,新能源商用車起火26起。

    新能源汽車發生燃燒主要有以下四種場景:充電過程中燃燒、電池行駛或放置過程中引發的燃燒、碰撞翻車引發的燃燒、涉水引發的燃燒,而充電過程或充電結束后產生燃燒的情況最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新能源車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

    你要說是五十年,一百年以后,燃油車被純電動汽車取代我覺得有可能,但是要說十年二十年,我們一兩個車輛壽命周期內就全面取代,我覺得是不現實的。

    現在純電汽車已經在短短幾年內,從之前的300公里左右的續航,增加到了六七百公里,翻了一倍有余,快充時間也大幅度縮短,似乎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成為市場的主流。然而純電車的短板,可以說是致命缺陷——續航焦慮問題,仍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至少在短期內,還看不到完全解決的希望。所以目前,或者說未來十年內,純電車只能適用于一些特定環境,仍舊不具備普適性,可能進一步擠壓燃油車的市場,但全面取代還不可能。

    那么,續航里程要達到多少才能解決續航焦慮?一千公里還是兩千公里?

    從字面上來看,似乎一千公里已經足夠了。畢竟你長途出行,一千公里也要開八九個小時,人是沒辦法連續開這么長時間的,人休息的時候車充電,基本上可以滿足續航需求了??墒乾F實永遠比想象中的骨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老家在東北,你在北京上班,春節你敢開你的電動車回老家嗎?

    兩地距離算一千公里,和你續航一致,你老家是平房有院子,可以慢充??墒悄愀覇??

    堵車怎么辦?續航不足怎么辦?冬天電池衰減怎么辦?當然,可以中途充電,可是,要知道那是春運,服務區你敢保證能充上電嗎?

    或許,你費盡心思,也能把車開回家,可是和燃油車相比呢?你遇到的麻煩,燃油車根本沒有。

    那好,科技又進步了,現在續航里程達到了兩千公里,你只要不橫跨中國,大部分時候都是夠用的。哪怕滿載五個人,五個人都能開車,人歇車不歇,一口氣兩千公里也夠你們受得了,這樣的電動車應該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了吧?

    可以滿足,但是仍舊無法完全取代燃油車。

    為什么?

    車輛續航超過2000公里,用電又那么便宜,這類車肯定會進一步蠶食燃油車的市場,現在純電車有多少臺?那時候可能有一半都是純電車了。

    反過來想,那時候充電樁得需要多少個?平時應該沒問題,可是到了節假日,全都開車出行,大家一扎堆,恐怕你很難找到充電的地方。畢竟充電不會像加油那么方便,而且沒有加油站的高額利潤,也無法做到加油站那么普及,這是市場規律。電動車的不方便又體現出來了,這時候可能你又想到了燃油車的好。

    當然,續航達到兩千公里,已經可以取代大部分用車場景了,即便是私家車,你的活動半徑在800公里是沒問題的,對于普通人來說800公里的活動半徑已經足夠了。不過一些特殊場景,比如說進藏,進疆,恐怕還要燃油車更穩妥。

    與續航里程相關的,還有充電速度,充電樁的普及,以及電池抗衰減技術

    當然,續航里程增加,也減少了充電次數,間接會降低充電速度帶來的重要性。不過要想取代燃油車,充電速度還是需要解決的。

    幾年前聽說一個美國女孩發明了閃充技術,電池在五秒鐘充滿,如果這種技術可以實現的話,或許燃油車就真的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可是現在顯然不行,大家遇到過排隊加油吧?哪怕是第二天油價要漲,大家都出來加油,一般一兩個小時到頭了,而且大部分還是因為支付、找零的問題耽誤的時間??墒侨绻潆姷脑?,不用多,每臺車就沖半小時,你前面20臺車(加油的時候這種情況很常見吧?)那就是十個小時,你等得起嗎?

    當然,充電樁普及會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未來,每個停車位都配備充電樁,甚至像手機實現無線充電,也會成為現實。

    暢想兩個未來場景:

    第一,核電汽車:在理論上是極有可能實現的,能造核潛艇就能造核電汽車,技術上問題不大,關鍵是成本和安全。如果可以實現,那汽車就不存在加油充電的問題了,出廠之后你就開吧,恐怕你老了,車輛還有電呢。

    第二,無線充電汽車。這個離我們也不遠,技術上沒有障礙,就是成本的問題。用手機的無線充電技術,在停車位上都安裝上無線充電功能,自動識別,自動扣費。只要你車停下,停在規范的停車位上就時刻充電。甚至開著車就能充,現在寧波到杭州不是都建了嗎?當然,太燒錢了,我覺得至少應該先把停車位上的靜態無線充電普及了再考慮光伏智能公路,步子邁太大容易扯到蛋。

    純電車是未來的趨勢嗎?是,燃油車肯定是會退出歷史舞臺的,但是我們還不能操之過急?,F在最為成熟的應該還是插電式混動。短途用電,享受經濟、舒適和純電車的高性能。而長途則用油,當燃油車用,畢竟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長途出行還是少數。說未來趨勢太遠了,咱還是立足當下吧。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論文

    摘 要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和“低碳經濟”概念的不斷推廣,節能減排成為當今熱點問題。而如今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導致交通擁堵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問題也亟需解決。在此背景下,開發新能源,研制節能環保型汽車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筆者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作出闡釋與總結。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E烀媼倌煙

    中圖分類號:U47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概念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十一五”初期的“863計劃”中提出。新能源汽車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社會和學術界的廣泛討論,行業內各廠商也表現出較高積極性,不斷嘗試研發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那么,新能源汽車是如何定義的呢?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各有側重,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分類標準也沒有統一,本文將從普遍認同的概念和分類進行闡述。新能源汽車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新能源汽車。廣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除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氫能源汽車、燃氣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廢氣排放量相對較低或者零排放。從狹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采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兩方面的技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00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1000字、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2000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掃碼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