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設計方案(自動駕駛架構設計)

    自動駕駛 680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設計方案,以及自動駕駛架構設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設計方案,以及自動駕駛架構設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集度智駕負責人王偉寶博士分享了集度汽車機器人的最新進展。其自動駕駛系統已加入激光雷達傳感器,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1

    近年來,汽車的形態、用途以及駕駛方式都發生了許多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傳統汽車到智能汽車再到“汽車機器人”,那些人類對于未來汽車的想象,正逐漸成為現實。

    4月18日,由百度集團發起,并聯合吉利集團投資成立的汽車機器人創業公司——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后文中稱集度或公司)舉行媒體溝通會,官方發布了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車頭部位的設計細節,并介紹了雙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技術方案。

    同時,集度智駕負責人王偉寶分享了集度汽車機器人的最新進展。

    日前,集度SIMUCar(軟件集成模擬樣車,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已迭代升級為2.0版本,其自動駕駛系統已加入激光雷達傳感器,并與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架構JET1.0(電子電氣架構+SOA)實現融合。

    目前全球最高算力車載芯片英偉達Orin和禾賽AT128半固態激光雷達已經上車,參與集度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這是集度基于Apollo無人化自動駕駛能力打造的,面向量產的高階自動駕駛技術方案首次完整露出水面。

    “SIMUCar2.0階段正在測試開發的純視覺和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是獨立的雙系統,能夠在量產后實現‘真冗余’?!蓖鮽毐硎?,與傳統方案相比,集度的兩套自動駕駛方案互為備份、相互補充,兩套方案既能高效自驅,也能高效協同。

    從概念車產品圖來看,激光雷達分別搭載在集度首款車型的車前蓋左右兩處采用了禾賽科技的AT 128半固態激光雷達,該配置體現了一定的安全視角。

    首先,雙激光雷達的點云視場較為開闊安全。相比單雷達設計的120度FOV,車頭雙雷達可實現水平180度的FOV覆蓋,在“鬼探頭”、左右有遮擋物等行車場景中,對左右橫穿行人或障礙物的識別能力更強。

    其次,是對車輛重點區域的識別更精準,在車輛正前方60度FOV的區域內,雙激光雷達可實現加倍重疊,目標物上的點云數據更多,識別準確率更高。

    第三,在高階自動駕駛的冗余安全方面,雙激光雷達可互為安全冗余,比單激光雷達方案的可靠性更強。

    集度在成立后的第207天,公布了SIMUCar軟件集成模擬樣車的研發流程,前置了自動駕駛功能和數字智能座艙的開發。

    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集度SIMUCar 1.0已成功實現高速、城市雙域融通,并在今年2月底完成了與集度智能架構JET1.0的融合適配。王偉寶透露,去年12月SIMUCar實現自動駕駛雙域融通,是僅依靠純視覺方案實現的,上一個階段激光雷達還未投入測試。

    王偉寶認為,SIMUCar1.0階段像一個人的小學階段,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期,更專注于自動駕駛的基礎能力建設,包括軟件架構和相關基礎功能邏輯的開發,并與底盤適配。

    SIMUCar2.0則像中學階段,是逐漸提升并形成基礎能力的時期。在這個階段,SIMUCar的底層架構已升級為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化架構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包含電子電氣架構EEA和整車操作系統SOA。

    此時,相關的域控制器和傳感器,已逐漸達到量產狀態,一些基礎的自動駕駛能力,包括ADAS功能,泊車,智能交互等,都會逐漸達到量產狀態。

    集度方面還透露,原計劃于4月舉辦的首場大型品牌發布會ROBODAY,因疫情原因將延期舉辦。

    此前,集度已宣布將在2022年發布其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并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亮相。其首款量產汽車機器人將于2023年上市交付,屆時將具備高階自動駕駛能力,能為用戶帶來多場景下的高階自動駕駛體驗。

    目前,集度已啟動后續車型的研發和預研,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將有望在今年年底的廣州車展發布。

    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在夏一平操盤下的集度,此次公布的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設計細節和雙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技術方案,讓業界看到了智能汽車品類的更多可能性,或許人機交互科技的工程研發和商業化普及,不再需要漫長等待。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2

    集度官方發布了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車頭部位的設計細節,車前燈和車前蓋處激光雷達的設計清晰可見。至此,集度首創的車前蓋、前向雙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技術方案首次曝光。

    同時,集度智駕負責人王偉寶博士分享了集度汽車機器人的最新進展。日前,集度SIMUCar(軟件集成模擬樣車,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已迭代升級為2.0版本,其自動駕駛系統已加入激光雷達傳感器,并與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架構JET1.0(電子電氣架構+SOA)實現融合。

    目前全球最高算力車載芯片英偉達Orin和禾賽AT128半固態激光雷達已經上車,參與集度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這意味著,集度基于Apollo無人化自動駕駛能力打造的.,面向量產的高階自動駕駛技術方案首次完整露出水面。

    王偉寶表示,SIMUCar2.0階段正在測試開發的純視覺和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是獨立的雙系統,能夠在量產后實現“真冗余”。與傳統方案相比,集度的兩套自動駕駛方案互為備份、相互補充,兩套方案既能高效自驅,也能高效協同。

    此外,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的激光雷達方案極具創新性。激光雷達所處的位置不僅特色鮮明,外觀非常加分,其雙激光雷達的配置也顯示出安全優勢。

    首先,雙激光雷達的點云視場更廣、更安全,相比單雷達設計的120度FOV,車頭雙雷達可實現水平180度的FOV覆蓋,在“鬼探頭”、左右有遮擋物等行車場景中,對左右橫穿行人或障礙物的識別能力更強。

    其次,是對車輛重點區域的識別更精準,在車輛正前方60度FOV的區域內,雙激光雷達可做到加倍重疊,目標物上的點云數據更多,識別準確率更高。第三,在高階自動駕駛的冗余安全方面,雙激光雷達可互為安全冗余,比單激光雷達方案的可靠性更強。

    集度純視覺+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公布3

    4月18日,集度再次公開了一小部分其首款概念車型外觀,此次重點在于車前燈和車前蓋處激光雷達的設計,而激光雷達的上車意味著集度已經敲定了自動駕駛方案的硬件系統。

    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前蓋(圖自集度)

    集度智駕負責人王偉寶表示,集度SIMUCar(軟件集成模擬樣車,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迭代升級為2.0版本,其自動駕駛系統已加入激光雷達傳感器,并與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架構JET1.0(電子電氣架構+SOA)實現融合。

    據王偉寶介紹,SIMUCar 2.0階段正在測試開發的純視覺和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在算法上可以相互獨立,目的在于實現量產車在感知安全上的冗余。與傳統方案相比,這兩套自動駕駛方案互為備份、相互補充,既能自驅也可協同。

    供應鏈方面,集度的選擇是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Orin X和禾賽科技半固態激光雷達AT128。

    集度采用了兩顆激光雷達,相較于更多的激光雷達方案有一定成本上的優勢,相較于單顆激光雷達方案的120度FOV(視場角),可以實現水平180度的FOV覆蓋,從而加強汽車在“鬼探頭”、左右有遮擋物等行車場景中的識別能力。此外,該方案可在車輛正前方60度FOV的區域內做到加倍重疊,這也是車輛需要重點識別的區域。

    對于激光雷達方案的選擇,王偉寶告訴界面新聞,集度就半固態或純固態等方案進行過多方面研判,但作為量產車型,首要考慮點在于量產周期。

    “所以它(激光雷達)的產能狀態,性能指標,比如FOV、感知盲區、整體尺寸、價格等等,整個(選擇)基于所謂創業期的選型?!蓖鮽氄f,“我們更多還是通過軟件定義硬件的方式,考慮實現我們的軟件方案需要的是什么?!?/p>

    與此同時,王偉寶表示,基于對傳感器未來技術發展的預判,集度才會做出當下純視覺和激光雷達相互獨立的一套方案?!皬奈覀兊囊暯巧蟻砜?,隨著下一個階段算法的逐漸提升,傳感器的性能可能會走向覆蓋更加廣泛的場景?!彼f,作為車企,他們也希望單一傳感器有更廣泛的場景識別能力。

    SIMUCar是集度用于前置自動駕駛功能和數字智能座艙等開發流程、提升量產效率的研發流程。據介紹,SIMUCar 1.0已在去年12月完成高速、城市雙域融通,并在今年2月底完成了與集度智能架構JET1.0的融合適配。

    王偉寶表示,SIMUCar1.0和2.0是小學和中學的關系。SIMUCar1.0階段更專注于自動駕駛的基礎能力建設,包括軟件架構和相關基礎功能邏輯的開發,并與底盤適配;SIMUCar 2.0是提升并形成基礎能力的時期,其底層架構已升級為集度自研的高階自動駕駛智能化架構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包含電子電氣架構EEA和整車操作系統SOA。

    在SIMUCar 2.0階段,相關的域控制器和傳感器,已逐漸達到量產狀態,一些基礎的自動駕駛能力,包括ADAS功能,泊車,智能交互等,都會逐漸達到量產狀態。

    不過軟硬件解耦的研發方式,也會引起外界對于集度汽車在最終軟硬件適配度方面的疑惑。

    對此,王偉寶解釋稱,這一問題的核心在于團隊所做的JET,后者幾乎提供了所有智能化所涉及的整車電子電器架構,包括核心域控、傳感器及其之間的通路等等,這可以保證車輛完成軟硬解耦開發。

    “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會真正跟真實的車輛去聯調?!彼f,但由于95%甚至98%的軟件開發功能已經基于JET開發完成,聯調工作比例會非常小。

    國產自動駕駛方案有哪些

    國產自動駕駛方案為:

    1、理想的汽車方案是Mobileyeeyeq4。

    2、極氪001搭載的ZEEKRAD全場景高度自動駕駛系統。

    3、蔚來NIODay發布了自動駕駛系統NAD,包含NIOAquila蔚來超感系統和NIOAdam蔚來超算平臺。

    4、小鵬采用的是Xpilot4.0系統。

    速騰聚創與紅旗達成合作 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方案明年量產上車

    易車訊?6月1日,速騰聚創(RoboSense)宣布與一汽紅旗達成多款全新車型定點合作。一汽紅旗FEEA3.0平臺自動駕駛方案將采用多顆速騰聚創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打造更優越的智能駕駛感知融合方案。該平臺自動駕駛方案將于2023年在一汽紅旗全新車型上實現量產。?

    速騰聚創憑借全球領先的車規級激光雷達產品,將與一汽紅旗共同推進全球智能駕駛大規模商業化量產落地進程。一汽紅旗全新一代自動駕駛汽車電子電氣架構FEEA3.0在整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擴展性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升級,為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平臺支撐。

    速騰聚創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作為FEEA3.0平臺環境感知模塊的重要組成零部件,將幫助一汽紅旗向高階智能化方向持續深化。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車規級量產交付的企業,速騰聚創一直專注于激光雷達技術創新與應用普及。速騰聚創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采用革命性的二維MEMS智能芯片掃描架構,集成度高,結構精簡,具有高度穩定可靠的產品性能。

    截至目前,速騰聚創通過持續聚焦激光雷達的大規模商用,已獲得來自一汽紅旗等頭部車企的40余款車型定點訂單。

    一汽紅旗是中國高端汽車品牌的標桿,致力于成為“中國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自2018年發布新紅旗品牌戰略以來,憑借“數智化”轉型變革的發展,一汽紅旗成功將中國汽車品牌的產品力和影響力推升至全新高度。

    未來,速騰聚創將持續深化與一汽紅旗在激光雷達車規量產領域的合作,充分發揮智能駕駛融合感知效能,賦能一汽紅旗加速智能駕駛量產落地進程,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向全球市場領導者不斷邁進。

    根據易車App“熱度榜”顯示的數據,一汽紅旗排名第15位。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

    大疆發力自動駕駛板塊,現已推出三大解決方案

    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變革汽車行業的最重要動力之一,近年來眾多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入局,一些初創企業也在時代的推動下加入自動駕駛的賽道。近期,有關大疆車載的一些動向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在2021年4月份于上海車展正式官宣之后,這一無人機領域的重量級品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展終于被外界更透徹的了解到。

    目前,大疆車載技術團隊已經推出D80/D80+、D130/D130+與智能泊車等三款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分別針對城區道路與快速路、高速公路與停車場景。據透露,測試車輛已經可以完成高級車道保持、高級自適應巡航、近距離加塞應對、擁堵路段跟車起停、撥桿變道、高級超車輔助、智能避障、導航駕駛(含自主進出匝道)等諸多功能。

    近期有媒體記者造訪位于深圳的大疆研發中心,親身體驗了搭載大疆車載系統的測試車輛。在限速80km/h的城區快速路上,記者將車輛交給大疆車載系統,撥動轉向燈準備變道。系統在檢測到周圍沒有靠近車輛時,平穩完成車道變更;檢測到周圍存在靠近車輛時,即便記者撥動轉向燈也保持既有車道行使。當前方車輛減速時,測試車輛也隨之減速跟行;前車加速,則測試車同步加速跟隨。而測試車輛還能自動進出隧道、上下匝道,在諸多駕駛場景中均可帶來便捷。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疆車載系統的定位并非業內時髦的L4級自動駕駛,而是L2級,在眾多企業高舉高打的行業背景下,大疆似乎顯得慢了一拍。但業內人士普遍分析表示L4級自動駕駛目前尚不成熟,技術完整性、可靠性還有待完善,且成本十分高昂,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而大疆車載深挖L2級自動駕駛基于自身在無人機領域的技術積累,成果轉化、復用相對更快,成本也在可控制范圍內。

    因此,大疆車載采用L2級自動駕駛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技術、成本、量產、推廣與政策法規契合度等方面均接近 平衡。據官方表示,大疆車載的技術優勢在于集中式架構,共同中央域控制器、復用大部分傳感器,在不同解決方案中串聯多個不同場景的功能。如此一來,大疆車載系統的整體成本更低、更新軟硬件更快,對于規?;慨a大有裨益。

    大疆公關總監謝闐地此前公開表示,在L2級自動駕駛階段,大疆更關心技術如何落地、體驗如何更好,希望在低成本、低功耗、低算力下實現更多功能;自動駕駛相關法規和基礎設施完善后,才有向L3級、L4級前進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推斷,大疆車載采取的是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的打法,首先將L2級自動駕駛的軟硬件技術吃透,有朝一日綜合條件允許后再跨入更高等級。假以時日,大疆的穩重策略將在行業中展現出更大的利好。

    ?

    關于自動駕駛設計方案和自動駕駛架構設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